1月8日,四川南充公布了公交车辆车身广告位经营权租赁综合评审结果,公布中标公司。然而这一结果却引发质疑,公交公司卖车身广告,按常理应该价高中标,这次为什么价高却没有中标呢?
南充公交公司回应封面新闻记者采访称,这次是“综合评分”,价格因素只占35%,他们更注重中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后续经营能力。
上市+交通广告类发明专利是否合理?
为什么价高者综合评分不高,一家南充本地参与投标的公司提出质疑,认为“评分标准”不合理。
以“企业实力”这一项为例,总分4分,一是“竞租方属于广告类上市或挂牌公众类公司得1分”;二是“竞租方具有交通广告类发明专利每1个得1分(最多得3分)”。“我们南充本地没有一家广告公司是上市企业,也没有一家广告公司有交通广告类发明专利,这明显是‘量身订做’,为特定企业送分。”南充这家企业表示,做个公交广告,和企业上不上市,有没有交通广告类发明专利是没有多少联系?“车身广告没有任何技术含量,就是车身喷绘,和专利有什么关系呢?”
质疑方认为,上市公司或挂牌公司只能证明公司类别,不能证明上市公司就很规范,上市公司财务和管理等问题也层出不穷。为何不将资金证明、银行信用等级、税务等级等,作为衡量企业资金实力的标准?同时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发明专利,也无法体现对项目的经营水平能力。
满分100,为什么价格部分只有35分?
参与公司质疑的第三点就是规则设计不合理,他们认为价格只占总分35%,明显偏低。既然本次招标是由竞标方先付清一年租赁费用再行使租赁权,那么在评分明细表上,最为重要的价格因素占比仅35%是否合理?“且不论两者相差150万元的报价差值,五年下来将导致750万元国有资产流失,还有相关税收减少。”
主观分差距小,客观分差距大
公交车辆车身广告位经营权租赁,由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南充分所负责代理。分所负责人蔡睿介绍,针对外界的质疑,他们已把这次参与评标的专家请回来了,就“综合评分”结果作出一个详细的说明。
据了解,这次参与评标的共有5名专家,在专家库里抽了3名,另两名本来公交公司可以自己委派,但公交公司为了避嫌或更专业,主动请交易所再抽两名专家,“我们随机抽了10名,公交公司从10名中随机抽选了两名,作为甲方代表参与评标。”5名专家,每名专家打分是100分,满分500分。实际上,具体到每一份评分表上,第一名和第二的差距平均分只有7.5分。
针对“上市+交通广告类发明专利”加分,蔡睿介绍,“新天杰”确实得了满分4分;而“倍思特”为“0”。“在企业荣誉等客观分方面,一二名差距也很大,主观性很强的项目上双方得分差距很小。”每一名专家的评分表都要签字,打封条,全程监控录相。